空港海港强健了骨架,轨交高速联通了经络,高楼新房丰腴了身姿,城市管理顺畅了气脉……阳光下的上海生机勃勃,夜色中的申城流光溢彩,10年城市建设和管理,10年跨越和转型,成就了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辉煌篇章。 仰望城市的天际线,挺拔而丰富,勾勒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手笔。10年来,610多项重大工程投入建设,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长江隧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世博园区、12条轨道交通线路、一大批高速公路和越江设施等,180多个标志性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标志着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细看城市的内在处,精致而有序,透露着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的轨迹。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新经验,上海再接再厉,将城市管理的常态长效机制进行到底;生存在城市里的人们,得到更多关怀,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获得极大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城市变得更加健康,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寻找跨越的支点:“三港三网”上天入地 今年中秋国庆,刚刚开通的金山铁路,迎来络绎不绝的乘客,从上海南站到金山卫终点站,最快半小时可达。这项重大交通设施工程,有效缩短了中心城与市郊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交通运输能力。 21世纪以来,上海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港、三网”上天入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 航运枢纽港、航空枢纽港、铁路枢纽港——“三港”雄姿崛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洋山深水港一至三期工程和外高桥港区一期至六期工程,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亚太航空枢纽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和虹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形成了上海“一市两场”、4座航站楼、5条跑道、2个货邮转运中心、1个虹桥综合交通枢纽、1个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总体规模,具有8000万人次以上旅客、450万吨货邮的年处理能力; 全市铁路形成5大干线引入、3个主要客运站的格局,沪宁、沪杭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上海至长三角主要核心城市实现了90分钟到达;京沪高铁建成后,上海至环渤海地区行程缩短至5小时以内。 市域高速公路网、城市快速路网、轨道交通骨干网——“三网”交错通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806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15、30、60”路网的可达性目标; 中心城初步形成“三环十射”的快速骨干道路网络,快速路总里程达到297公里,4桥12隧88条车道构筑起越江体系,16座越江桥隧日均流量达到101.2万车次。中心城快速路以7%的城市道路里程,承担了全路网36%以上的交通流量,为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线网开通运营12条线(含磁浮线)、280座车站,运营线路长度452.6公里。以600米车站服务半径计算,轨道交通已覆盖中心城42%的人口,去年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流约576万人次,约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36%。 增强跨越的动力:“新区新城”活力四溢 黄浦江两岸风情绰约、世博会地区夺人眼球、虹桥商务区彰显能级……一片片崭新的城市功能区活力四溢。10年来,上海对城市的重点区域实施规划开发,突出区域主导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完善配套设施,发挥这些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提升城市功能注入新的动力。 世博园区将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成为市级标志性公共活动中心;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自2002年启动以来,滨江地区功能和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力争建设成为具有上海国际大都市特征、集聚滨水区特色和人性化特点的城市空间发展带;苏州河滨河地区将融合商务、文化休闲、创意产业、居住及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发展;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虹桥商务区成为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加快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前期工作自2002年开始启动,核心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力争规划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瞄准的目标是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 从中心城向郊区“跨越”,近年来,上海加快把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充分发挥新城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数据显示,中心城和郊区投资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现在的3:7,郊区新城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发展契机。 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上海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和“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2004年,市政府明确郊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1966”的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新市镇、600个中心村,加快建设一批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城、新市镇;去年5月,市政府又明确提出“十二五”城市建设的重心将向郊区转移。围绕新城建设,郊区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集聚的主要空间,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四大产业依托相应的新城发展蓬勃兴起。 苦练跨越的内功:“质量安全”严密监管 城市建设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工程项目“数量多、规模大、难度高、工期紧”的艰巨形势,如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如何规范建筑建材市场,成为城市面临的新课题。 世博前建设高峰期间,上海在建工地曾多达约8000个,年建安总量约4000亿元,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而目前,本市在建工地数量也在5400个左右。面对工程量大面广,上海以确保重大工程和住宅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积极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市场整治,对全市5373个在建工程进行了全面彻查,及时整改问题、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保障房、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是加强监管的重中之重。对保障性住房工程,从源头强化对设计质量的管理,将建材抽检比例提高到50%,专项检查涉及全市17个区县84个保障房工程;对轨道交通工程,以工地现场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为重点,组织开展大检查;对街镇小型工程也决不放松,加强属地化监管,建立健全“六无工程”的发现及处置机制。 “制度+科技”,苦练内功。上海相继制订或修订了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以及监理、检测管理等2部地方法规、8个政府规章和18项规范性文件,针对监理责任、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以及打击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区域的建设工程专管员,已开始使用手持信息终端设备,巡视建筑工地。 为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上海强化文明施工管理,推进建筑施工方式创新。比如,按照内环、内外环和郊区三个板块,实行差别化管理;试行夜间施工工地周边征询制;对建筑渣土,试点密闭容器装运等措施。同时,加快试点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提出逐步实现全市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和内环线以内新建住宅全面推行装配式住宅。 创新跨越的技能:“城市管理”长效常态 600天中,拆除违规户外广告3.6万多块、规范店招店牌15万块,清洁建筑外立面1亿平方米,综合整治、改造旧住房610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340万平方米,收缴清除数以百万计的小广告……在迎接世博会的日子里,上海创造了许多城市管理的新经验。 这些“技能”在世博后继续发力,形成长效常态管理机制。梳理世博期间颁布的28个临时通告,其中行之有效的19项,被“固化”为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市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市交通协调保障联席会议组建成立,强化了对全市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行工作的协调统筹;为动态掌控城市宏观运行情况,建立了涵盖14个行业、39项量化指标的城市运行体征日报信息平台;出台市级城市维护项目管理办法,形成管理维护资金与建设资金投入相协调的机制。 “网格化管理”持续完善薄弱环节,不断探索特大型城市的管理新路。2005年开始,上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至今,网格化管理已拓展至全部17个区县,179个街镇,1168平方公里的城市化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城市化地区全覆盖。全市各区县均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中心,网格监督员队伍壮大到3000余人,锁定各类管理部件1050余万件,基本织就了全市“一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