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太低、太落后、太传统,产业化是我们极好的机会,对于这一难得历史机遇,要抓住。”6月1日,在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首次宣传贯彻培训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谈及对现代建筑产业化的看法时如是表述。 作为建筑业主管单位,住建部非常重视产业化的工作,并积极推动产业化发展。此外,各地方政府也极其重视产业化工作,这从沈阳、合肥、济南、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如火如荼开展建筑产业化工作的热情中可见一斑。 尽管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力度不小,且前景广阔,但其实际应用和推广仍然遭遇诸多挑战。 首先是发展理念存在误区。 王宁直言,如今很多人将产业化仅限于或更多地放到装配式混凝土(PC)结构,而忽视了更加节能环保的钢结构与木结构。更严重的是,不少人把产业化等同于主体结构的工业化,但对内部装修和主体结构协同发展重视不够。 更有甚者,将产业化着眼于施工过程,没有考虑建筑业全产业链的整合和发展。“站位太低”,他对此如是评价。 在他看来,要从建筑材料开始,包括材料、设备、设计、科研、施工、安装等全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通盘考虑,内外装修一体化,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全面发展来认识建筑产业化。 但现实中,产业化链条上各环节各自为政,业主更是希望工程肢解得越多越好,因为拆解得越多权力越多,利益自然也就越多,这都不利于产业化工作的推进。 此外,当前建筑产业标准化推广力度也不够。从市场反馈信息来看,目前产业化技术体系繁多,仅浙江某地就已经有5个技术体系,且还有继续发展新体系的打算。 这也令业内人士十分担忧,因为体系太多未来或将面临不能兼容的尴尬。为此,住建部早在2014年便启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此次会上发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第一批)图集就是此项研究工作的初步成果。 据悉,该标准图集内容涵盖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指导、通用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详图等,首次形成全国通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结构体系和首套全国通用住宅系列预制构件。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赵勇告诉记者,“做工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依葫芦画瓢’,有好的葫芦,才能画出一个好的瓢,一个不漏水的瓢,这对工程人员来说很重要,而这个好葫芦就是这些标准图集。” 王宁也表示,不要做那么多体系,要在标准图集体系里面进行。产业化技术体系太多了就无法通用和兼容,那如何实现社会化?没有社会化就无法量产,没有量产又哪来规模,没有规模成本如何降低,怎么会有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就会走到一条死路上去。 的确,标准图集的出台在整个建筑产业化内开了一个好头。 与此同时,国内建筑产业化的技术体系也正逐步完善。截至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各类技术标准超过70多项,包括设计、构建、施工、质量验收等多方面。 此外,各地还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来为产业化保驾护航。至今,全国共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8个地级城市已经颁布了68个各种指导性文件,从规范、财政、税收和金融,有效地引导了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其中,吉林省某市政府曾拿出8000万元专门引进PC构建生产企业,不仅在资金上补偿,还给予土地和其他相关支持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但现在问题是建筑产业化市场还太小,构件厂产能充沛,但想用的人不多。 一组来自住建部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国家产业化建造的工程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绝对数不小,但与全国建筑面积(201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26482万平方米)来讲,那是九牛一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各个城市在初期都是以政府保障房为抓手,但这类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建筑毕竟有限;而另外一方面,建筑产业化在量大的商品房中推动缓慢 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公司董事总经理龙玉峰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商品房工业化(产业化)过程中,从技术层面是没有障碍的,但在理念上存下一些问题。商品房比较追求个性,而个性就意味着不标准,单这一样就会带来比较高的增量成本,这是导致很多房地产商在努力观望,但不愿意提步往前的根本原因。”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在不太景气的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中尤为明显,增量成本在销售过程中得不到释放。 上海在产业化推进中,在商品房土地出让时就做出要求,是一种将好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有效衔接的举措。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表示,产业化推进后期,商品房也会全面做。 据王宁介绍,住建部力争计划到今年底,全国通过产业化建设的方式完成的建筑工程面积力增到5000万平方米,翻一番以上。 单从数量上看,产业化推进的脚步便着实迈开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