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他称,很多问题根据法律法规来推进改革阻力会小很多,比如证券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证券老是在上上下下而没有大的情况呢,就是对于证券的法律法规还有些不放心,能不能根据法律来做。比如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能不能做到。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有这样的表述,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传递除了怎样的信号?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解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界限定在哪儿,界限问题非常重要,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一定要做好。所以这就有法律的监督在里面,政府要有作为,而不是只是一种应付的方式,这是不对的,所以要通过法制建设来健全。我们要有信心,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信心,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所以四中全会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它鼓励了大家改革的信心,民族振兴的信心,奋发有为的信心,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您认为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中,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更好推动改革? 很多问题根据法律法规来推进改革阻力会小很多,我举三个例子,第一,对于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这个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因为到现在为止,很多问题比如农民有意见,按理说,产权证,经营证使用权都应该落实到户的,发给农民的。但是很多地方据我了解直到乡里面管起来了,不到农民手里,农民还是不放心,最大的目的是让大家放心这就是不依法,这是一个例子;第二,混合所有制问题。这个问题在推行过程中一直不太顺利,就是因为很多法律法规还没出来,一些条例还没出来,所以国有企业有些顾虑,民营企业也有些顾虑。我加入混合所有制企业就把我的财产权交了,他有这种想法。国有体制还是这样,那我不是白搭了吗。这种顾虑也要靠法制建设解除。要解除顾虑,不是靠某个企业人给他作保证解决的,而是要有法为据, 第三个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对现在遇到的问题,比如证券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证券老是在上上下下而没有大的情况呢,就是对于证券的法律法规还有些不放心,能不能根据法律来做。比如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能不能做到。 所以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改革是大大的推动,告诉大家必须依法治国,依法改革。我们过去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大家认为闯了再说,实际上载改革初期可能有效,现在一定是依法推行改革,所以我认为改革速度取决于法制建设的速度。法制建设了能快一点那改革就快一点,法治监督更严一点大家也就放心了。 厉以宁:新常态下GDP可适当减速 10月20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大金融国际论坛上发言。 指出盲目追求超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不利;应把硬性的增长指标改为弹性的预测值 著名经济学家、昨日在北大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过去几年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不能持久的。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适当降低GDP增速,把硬性的增长指标改为弹性的预测值。 “结构调整比经济总量更重要” 厉以宁称,盲目追求超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利的,目前已经造成资源消耗过快、生态恶化、效率低下、产能过剩以及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五个方面的危害。 。厉以宁表示,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就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现在不得不再把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如果中国错过了这轮结构调整就是最大的损失。所以,中央政府现在提出“新常态”。 “实际GDP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要高” 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表示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其后,习近平和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新常态”的问题。 业内分析普遍认为,政府会对中国经济的减速保持克制和包容,会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7时代”的增速是正常的,如果月度或季度增速下降零点几,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奢望政策会出手相救。 在厉以宁看来,尽管目前中国经济下行,但由于中国农民盖房子、保姆工资收入等并不像西方那样计入GDP,以及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等通常会碍于税收政策,往往会选择少报实际营业额等,实际上,中国的GDP增速和总量要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要高。因此,不要害怕GDP增速下降0.2或0.1个百分点。“这都没关系,要有信心”。 “如果能够实现全年GDP增长7%就不错了,如果能够保持在6.5%-7%也很好。因为,接下来中国经济重在经济质量和结构的完善,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速”。厉以宁说,目前中央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如果这些地方试点成功,对于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是有好处的。 同时,厉以宁表示,目前“十二五”即将结束,对于即将开展的十三五规划,要适当降低GDP增速,把硬性的增长指标改为弹性的预测值。 |